贵州省人民政府 安顺市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进入老年模式
安顺市生态移民局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项目管理 » 易地扶贫搬迁

关岭:加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教育配套建设奋力做好搬迁后半篇文章

日期:       字号: 视力保护色:

近年来,关岭自治县坚持把发展教育作为阻断贫困代际、决胜脱贫攻坚的根本之计,牢固树立“穷县办大教育、强教育”的理念,举全县之力优先保障和发展教育事业。针对县城集中安置点合理调整中、小、幼学校点布局,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配套学校建设,持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全力保障搬迁群众子女“有学上、上好学”。

走进百合街道办小兴哨幼儿园,整洁的教室里塑胶地板、灯具等设施设备已经安装完毕。“拉拉小天线,转转小频道,电视不好看,关掉电视机,小白小白下楼梯......”小兴哨幼儿园的孩子们正在学习。

为了不耽误搬迁安置点适龄儿童学习,小兴哨幼儿园于2019年9月借用关岭县第三中学开展教学。如今学校建好了,全园师生将于2020年秋季开学搬至属于自己的“新家”。

关岭自治县小兴哨幼儿园园长刘玲介绍:“目前小兴哨幼儿园已建成,有七个班315人,安置点的人数是275人,周边寨子是40人,教职工有21人,我们的设施设备很齐全,能够满足幼儿教学的需求。”

小兴哨幼儿园的建成,不仅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子女拥有一个良好、舒适的学习环境,也增添了幼儿园教师教书育人的信心和幸福感。

关岭自治县小兴哨幼儿园教师陈芳说:“幼儿园教育教学设备很齐全,有班班通一体机,课桌椅也全部是实木的,教育玩具也配的很齐全,孩子在学习的幸福当中,我们老师也有了幸福感和责任感,让我有了动力。”

坐落于百合街道同康社区的关岭自治县第三中学也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学校建设项目,学校的建成不仅满足搬迁群众子女就近入学需求,也为周边村寨的孩子提供学习知识的好去处。

关岭自治县第三中学副校长何英红告诉记者:“我们学校是2019年8月份投入使用,占地面积有114亩,可以容纳的学生有3000人,我们最主要服务于同康同心两个社区以及周边一些村寨的学生。到目前为止,学生人数有1785人,移民搬迁点的学生有1254人,两个社区的学生已经全覆盖了,现在有92名教师在学校为学生服务。”

坐落于安馨社区的顶云街道办事处第二小学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学校建设项目之一,于2019年9月投入使用。一年来,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下足功夫,尽最大努力满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顶云街道第二小学能容纳安馨社区所有移民搬迁的学生,学校设施设备很完整,建了微机室、实验室、舞蹈室等等一些功能室,现有学生1256人,60多名老师。”关岭自治县顶云街道办事处第二小学副校长罗吉伟说。

新学校的启用让广大学生实现就近入学,教学设施的完善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信心,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关岭自治县顶云街道办事处第二小学学生罗佳俊说:“搬到了安馨社区后就来到了这所学校,学校的风景特别好,同学也特别多,同学之间的关系也特别好,老师对我们的进步特别关心。以前我就读的学校离我们家特别远,现在特别近,5分钟就到了。”

2016年以来,关岭县着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配套学校建设,在百合街道同康社区、顶云街道安馨社区等县城集中安置点修建5所学校,全面保障所有易地扶贫搬迁适龄儿童就近就学,进一步提高城乡教育均等化水平。

关岭自治县教科局工程办主任罗明星说:“2016年,我县在城集中安置点新建5所学校,总投资2.9个亿,总建筑面积64071个平方。目前5所学校全部投入使用,共有学生5070人,易地安置点学生2127人,实现了易地安置点搬迁子女全覆盖。”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

  • ​ 安顺市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迎新春”活动 2025-01-23
  • 安顺市生态移民局到各县(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开展节前消防安全检查工作 2025-01-22
  • 市生态移民局到镇宁自治县调研指导迎接乡村振兴战略实绩“国考”工作 2024-12-20
  • 安顺市生态移民局到紫云自治县调研指导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 2024-11-14
  • 安顺市生态移民局到西秀区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督导 2024-10-12